2015年11月7日星期六

KJ音樂人生 | 黃家正




最近在 facebook 看到朋友分享一個新聞刺針的片段,題目叫 《黃家正 — 不是神童》。短短七分鐘的片段很引人入勝,介紹了一位小小神童鋼琴家的故事,當中插播了之前以他為主角所拍攝的紀錄片片段,很特別不是一般的生活題材,所以吸引了我去找來看看這個香港的紀錄片。


《新聞刺針》【黃家正--不是神童】香港有一個小小鋼琴家,七歲開始學琴,十一歲時已獲邀到捷克表演,並獲導演垂青為他拍攝紀錄片,由十一歲跟進到十七歲。被譽為「音樂神童」的他給人狂妄自大的印象,甚至說拿贏回來的錦旗去擦屁股。今天他25歲,《新聞刺針》跟他細說這些年,看他的改變。
Posted by 新聞刺針 on Monday, 16 February 2015



《KJ 音樂人生》這套紀錄片片長 90 分鐘,於 2009 年香港國際電影節首映並榮獲同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我實在太孤陋寡聞了了了了,哈哈,這麼好看的紀錄片都沒有聽說過,滄海遺珠..... 老實說我不是音樂人,也不懂音樂,僅有的接觸就是小時候五音不全但入了合唱團(小時候覺得熊熊兒童合唱團超級型棍)和中學時胡亂入了中樂團學笛子(也是吹得五音不全... 老師那時應該教到吐血)。紀錄片初頭是他小時候的片段,播他十一歲去捷克與管弦樂團合作演出和錄唱片,然後聽 playback 評論他們彈慢了錯音,小小的孩子在鏡頭前是好很串,你會想是哪來的自信。後來再看下去,你會慢慢進入他的音樂世界,發現原來那是音樂家的傲氣,他有自己做人的一套信念並對此深信不疑。你看到他在鏡頭裡對音樂很執著,他說音樂是他的生命(一如片名...),每一個音,每一個節奏,每一段彈奏的意境也要力臻完美。自問對音樂真是一竅不通,看到他在 DBS 當弦樂團指揮是不斷責備團員表現不到他想要的時候,其實我是聽不岀有什麼分別 (掩面),完全是在看《爆裂鼓手》的真人版,哈哈。

有一點我很認同,是他對 DBS 的看法。他說男拔於音樂上的團結是沿於對勝利的渴求,並不是追求真正的音樂。大賽贏了後,學生超級熱血的在大喊口號,而他在一旁冷對。我覺得同學對勝利的執著沒有問題,在學界稱霸也是一種自我認同和肯定,有誰不想贏呢,只是主角一早已經經歷過很多,他追求的是純粹的音樂。後來他帶領學校樂團參加比賽,故意挑選了一首犯規超時的歌曲說是要替大家教育一下什麼是真正的室內樂。這種反叛充分表示岀他無比的自信,最終比賽岀乎我意料之外勝出了,縱使因為超時而已經作出相應的扣分,他們還是奪冠,好。青。春。

到片段最後,談及他的家庭,你會發現天才神童其實也是一個人。父親因外遇離婚,他說這件事是他學習到最多的,深深地影響了他。他狠狠的說父親沒有良知,跟他除了音樂和足球之外沒有其他好說的。(..在鏡頭前痛罵父親好嗎?)紀錄片也有提及他的妹妹和哥哥,片段中有他不留餘地批評他們的音樂。家中岀了個音樂天材,其實也很大壓力吧。

小時候,他狂妄不羈,無所畏懼;長大後,成長了,經歷了,他多了一份謙虛和穩重。一路走來,真的好推薦大家去欣賞屬於黃家正的音樂人生。縱使他當時還很年輕,但當中很多片段都甚有啓發,也很喜歡他在片裡說出來的想法,值得一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留言聊天♪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